首页 > 新闻资讯

抓住机遇促进北京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

2017-07-14

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。北京装备制造业现在规模虽然不是很大,但在技术辐射、承担重要研发、突破国外封锁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未来,北京装备制造业仍要继续担负起责任,通过转型升级发挥出传统优势产业自身应有的作用,做好民族工业的脊梁。

北京市第12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蒋自力

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。北京装备制造业现在规模虽然不是很大,但在技术辐射、承担重要研发、突破国外封锁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未来,北京装备制造业仍要继续担负起责任,通过转型升级发挥出传统优势产业自身应有的作用,做好民族工业的脊梁。

当前北京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: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,北京装备制造业直面冲击。二是北京工业企业综合成本全国最高,而且相关的要素成本和环境成本还在上升,一般性制造业北京难以生存。三是北京装备制造业还面临着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挤压,有的产业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。四是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挑战。

基于上述原因,北京还要不要发展装备制造业?存在“旁观者弃之,从业者彷徨,政府主管部门底气不足”的困境。

我认为,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《中国制造2025》为指引,抓住历史机遇,坚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坚决推进空间结构调整,坚持国际化战略,坚持大国工匠精神,全面深化改革,实现北京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
措施一,坚持做好北京名片,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:一是坚决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装备制造业。二是优化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。三是利用首都科技优势,聚焦航空航天、汽车等重点领域,发展一批创新主导、要素集约、业态高端的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,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。四是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型转变。

措施二,抓住历史机遇,在产业疏解过程中,着力打造“北京总部+外埠生产制造基地”新格局:积极寻求要素成本相对较低、贴近市场、政策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,实现产业梯次转移,谋求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。

措施三,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:一是要坚持“走出去”大战略。发挥境内境外企业的协同优势,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装备产业集团,同时积极带动北京装备、技术、标准、服务“走出去”。二是“引进来”为我所用。积极获取境外先进制造技术、高端人才、战略资源、品牌渠道。在相互比较中取长补短,在求同存异中促进发展。三是加大与其它国企“联合出海”的力度,创新“走出去”模式。行稳致远,量力而行,扎实推进。

措施四,坚持大国工匠精神:一是以工匠精神提升“四基”能力,在解决制造业由大变强的“卡脖子”问题上,夯实“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”的基础。二是以工匠精神实现由低成本竞争向质量优先的策略转变。尤其是面对要求苛刻的欧洲市场和制造强国日本的竞争,实现“中国成本向中国质量的转变”。三是以工匠精神形成一批代表北京形象的一流品牌,进而向国际性品牌跃升,实现“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”。

措施五,加快改革调整步伐,创新体制机制:一是“跳出北京装备发展北京装备”。二是加强集团内部的存量资源整合。三是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、员工持股等相关政策落地,聚集一批科技人才,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。四是培养一批具有忠诚意识、世界眼光、战略思维、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