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也不曾想到,2011年以前,这里还是个由农房、旧厂房构成的低端制造工业区,成片的城中村和矮旧的握手楼,主要产业为从事五金、塑胶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,土地利用率低下,区域交通发展滞后,与周边华为等高新技术区的产业发展、配套需求、现代化形象形成非常大反差。一场“腾笼换鸟”的城市更新,让龙岗区坂田街道岗头社区的旧村庄、旧厂房腾出新空间,变身天安云谷,年产值由原来的两三亿元增到1800亿元、纳税50亿元,产值增加600倍、税收增加167倍。
山岗头上的一片云
“我们叫天安云谷,一方面当时发展定位是致力于发展以云计算、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市更新前,这里是岗头村,更新后寓意为山岗头上的一片云,比较诗意。”天安骏业集团总裁杨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这个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、规划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产业园,是城市更新项目,拆除重建外,其改造重点是落实产业升级空间及结合高新产业研发区发展特征,就近提供相关产业配套。
记者看到,园区内引进了华为终端公司、艾森哲、艾比森等300多家科技型企业,除研发办公、居住、商业外,还有学校、公共交通、酒店、文化中心、展览馆等设施,十分舒适便捷。
在杨毅眼里,整体架构上,天安云谷规划以研发办公为主,同时针对企业、人才打造全方位的服务配套,降低城市钟摆效应。“新兴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。因此,天安云谷以人才的需要为优先导向架构城市功能,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优质环境与资源,包括丰富的餐饮休闲文化运动基础设施。”
打造现代产城融合的成功案例
没有一成不变的固态城市,只有随着趋势不断变化革新的城市。
岗头社区山多田地少,改革开放前,原村民靠耕种农田为生。改革开放后,岗头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。2009年10月,《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》正式出台,在改革中再破坚冰。从出让2.5平方公里的土地供华为坂田基地发展,到兴建属于自己的“云谷”,岗头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后又一波产业转型新机遇。
天安云谷项目并不仅仅是传统上的“腾笼换鸟”,更是“凤凰涅槃”。
作为城市更新项目的“深圳样本”,天安云谷不仅实现了审批速度第一、更新速度第一,同时也为《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》的修订提供了市场依据,从而提升了开发商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,并通过市场化加快了城市功能服务配套。
“天安云谷精准定位产城融合的建设理念,实施了产业模式更新和社会结构更新。”杨毅说,天安云谷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。
“产业结构的升级、地区产值的提升、人口结构的优化,我们在带动了物业资产增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,积极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产城社区,为城市更新贡献力量,创造了政府、村集体、产业、民生等多方共赢,成为深圳现代产城融合的成功案例。”
2017/4/23
2017/4/23
2017/4/23
2017/4/23